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號乙社聯大樓
郵編:200020
電話:021-53063517
傳真:021-53067035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介紹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簡稱上海市社聯,是中共上海市委領導下的以推動、協調全市社會科學研究和普及為主要任務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上海社會科學界的聯合組織。上海市社聯成立于1958年3月9日,文革期間停止活動,1978年重新恢復。歷任主席為陳望道、夏征農、羅竹風、李儲文、秦紹德。現任主席為王戰,黨組書記為王為松,專職副主席為王為松、任小文、馬英娟。
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上海市社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引領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界的工作者切實擔負新的文化使命,讓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
上海市社聯主要職能有:依法對本市社會科學學術社團、民辦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管理;組織、協調學術研究活動,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開展決策咨詢工作,促進社會科學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組織編輯、出版社會科學研究和普及的有關書刊;評選、表彰社會科學的優秀成果;宣傳、普及社會科學知識和科研成果;反映社會科學界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正當權益等。
上海市社聯現有所屬社會科學各學科學會157個,民辦社會科學研究機構16個(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社聯聯系著本市高等院校、黨校、社科院、部隊院校和黨政部門研究機構等社會科學研究五路大軍,具有學科齊全、人才薈萃、聯系面廣的綜合優勢。
上海市社聯內設辦公室(外事處)、組織人事處、學會管理處(社團黨建辦公室)、科研組織處(評獎辦公室)、科普工作處(宣傳處)5個處室,按有關規定設置機關黨委;下轄上海市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研究中心(《學術月刊》雜志社)、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大江南北》雜志社3個事業單位,主管、主辦《學術月刊》《探索與爭鳴》等學術期刊,負責運行上海社會科學館和上海社會科學會堂。
上海市社聯的工作歷來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歷屆市委領導的關心和重視。1998年上海市社聯成立40周年之際,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同志專門題詞:“發揮社聯作用,繁榮社會科學”。198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江澤民同志,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镕基同志出席上海市社聯第四次代表大會,江澤民同志在會上作了題為“充分發揮社聯的作用,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重要講話。1998年,上海市社聯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黃菊同志,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匡迪同志出席了會議,黃菊同志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同志,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同志出席上海市社聯第六次代表大會,俞正聲同志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2017年,上海市社聯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同志,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同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同志,市政協主席吳志明同志,市委副書記尹弘同志等領導出席了會議,韓正同志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在中共上海市委和市委宣傳部的領導下,多年來上海市社聯團結和依靠廣大社科工作者,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著力建設五個公共平臺:一是學術社團建設和管理公共平臺,對社會科學學術團體和民間科研機構給予指導、管理;二是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公共平臺,推動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三是決策咨詢服務公共平臺,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實踐需要,形成有質量的研究成果,供黨政機關決策參考;四是學術成果發布和評價公共平臺,通過所屬學術期刊,以及全市優秀社科成果評獎活動,催生和評介社科成果;五是社會化宣傳教育和社科知識普及公共平臺,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科學普及活動,以提高廣大市民的綜合素質。